“宁给一个馍 不给一碗水”这是上个世纪对于蓝田县厚镇地区当地村民的生活写照。

蓝田县厚镇镇地处蓝田县横岭地区,典型的黄土高原的地质地貌特征,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饮水问题一直困扰当地村民的生活生产。这里的村民淳厚朴实,在上个世纪甚至再久一段时期,如果你到这个地区做客,包你吃个够,但是在水的饮用上,却相当吝啬。于是就有了“宁给一个馍不给一碗水”这句形象的生活描写。

许多村庄的村民为了挑一担水,要去很深的沟里去挑,挑一担水往返近两个小时。有些村子水井的水碱性很大,不能饮用,家里没有壮劳力的就雇人挑水。有些村子就在村子边修建一个涝池,利用积攒下雨水来解决人畜用水。解决吃水难在厚镇地区是当地群众对当官的评判好坏的一个标尺。
近日笔者去蓝田县厚镇办事,在厚镇关道村,就饮水情况询问关道村民得知:三四年前蓝田县水务局在厚镇地区搞了一个饮水工程,这个工程可以解决本地区水洼村、南街村、北街村、官道村及当地镇政府、学校、卫生院等单位的用水,受益人口在四千人以上。当年曾打起了深水井,修建了蓄水池,铺设了供水管道,并且管道连接各家各户。当年为了弥补资金短缺,每户村民根据各个村的实际情况缴纳200元到500元不等的费用。在仅仅供水一次后,再也没有供过水。就这样,这些设施就成了摆设,三四年过去了,也没人过问,也没有人给个说法。

在南街村韩家一位姓韩的村民指着一大堆水泥柱子告诉笔者:这些水泥墩子就是当时修自来水用的,由于这些年供水设施成了摆设,有些村民就把这些设施拆了,由于这些水泥柱子没有其他用途,这些废弃的水泥柱子全集中到这里。笔者问:难道就这个供水设施成摆设,相关部门就没人过问吗?这位村民用一句当地很粗鲁的土话骂道:现在的当官的搞一些工程无非就是弄钱,别看他们在人前人五人六的,其实没有一个是“好锤子”。

既然蓝田县相关部门当初搞这个饮水工程就是为了解决当地群众的饮用水问题,老百姓也交足了钱,各种设施已经完善,同时也具备了供水条件,为什么三四年过去了,老百姓还在苦苦的盼着能早日用上自来水,这样一个关乎民生的大问题,相关部门咋就不闻不问没人管呢?群众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就白白打了水漂??难道相关部门的官员就真如群众评价的那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