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内地近7成受访者是“官迷” 认同有钱不如有权

[日期:2012-10-23]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  作者: [字体: ]

“官瘾症”六大症状调查排名

想做官者多多少少会沾染上“官瘾”,而“官瘾症”则有种种不同表现。根据调查,最突出的分别为“认同有钱的不如有权的”等六大“官瘾”症状。

认同“有钱的”不如“有权的”,占72.3%

症状解析:“当官就是吃皇粮,无后顾之忧,既不用担心下岗,又不用担心单位倒闭,工资往上加,捧着铁饭碗,混混一辈子”,因而“人人想当官、个个想出头”。比较起来,虽然商人中也不乏财富显赫者,但是有起早贪黑、摸爬滚打的艰难创业;有波诡云谲、暗潮汹涌的激烈商战;更有时不时地为“当官的”明里暗里勒索贿赂的各种无奈。难怪很多人有意无意瞧不起商人。

评价人看官阶等级,占66.1%

症状解析:在中国,以官阶大小来评判一个人的“官瘾症”,其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对一个人“盖棺定论”时以级别论之。在死者的墓志铭上,刻上他(她)曾经做过的官职,以此当作这个人一生最大的荣耀和成就。而在美国,即便是总统杰斐逊的墓志铭上也只写有三行字:“弗吉尼亚法案的制订者、《独立宣言》的起草人、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始人。”

对于做官的亲友同事以职位称呼,占53.8%

症状解析:如果你在大街上碰见布什总统,你不喊他“布什先生”而喊“布什总统”,那他肯定不但感受不到尊敬反而会感觉受到了揶揄。但在中国,两个同班同学毕业后,如果其中的一个突然当了官,就算之前以姓名相称惯了,另一位也得马上改口称他为“某某官”,否则对方非但会觉得不受尊重,更有可能给你小鞋穿。

见周围人做了官,自己也想去做官,占40.1%

症状解析:恨官、想官、爱官。为什么?这里的权力诱惑太大。免费的车、免费的房、呼风唤雨的权、不劳而获的钱……中国的老百姓最恨的是“贪官”,可他们心底最佩服的也是“官”,如此矛盾的价值观正是官本位文化的千年杰作。

认可“做官才有出息、从政才有本事”,占33.5%

症状解析:有人说,现在的教育就是:“好好上学、考大学、当官、发财。”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毕业生选择了“下海”创业或者较有活力的私营企业等。但是,今天的大学生择业时,传统的热门职业已不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就业的第一选择大多是政府机构,因为那里除了有稳定的收入、最好的福利和最小的风险外,还有机会当官,而当“官”才是绝大多数中国人追求的最高目标。

对故乡的主要领导如数家珍,占21.6%

症状解析:在中国,当一个人被问及自己是哪里人时,得到的回答除了地理位置、特产名胜,最具特色的往往就是“现任某某领导是我的同乡”。即便追溯历史,也鲜有列举文学家、艺术家之类的,相反,不是举出曾经出了哪位皇帝,就是诞生了哪位宰相。虽然很多人憎恨当官的,但他们又都喜欢拿自己故乡出的官员来装点门面。

(人民论坛记者袁静整理)

东中西部“官瘾”状况异同

不同地区的公众“官瘾”状况有何不同?人们对于官本位的认识和评判又有哪些差异?人民论坛调研基地在东部(广东、浙江)、中部(河南、湖南)、西部(陕西、四川)地区随机发放了书面问卷共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823份,其中东部地区941份、中部地区997份、西部地区885份。

当问及“面临以下职场机会,您会优先选择哪个”时,选择“党政机关公务员”的东、中、西部地区受调查者的比例分别为51.6%、59.4%和72.8%。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东部、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有超过五成的受调查者把“公务员”当成了择业首选,这说明官本位意识在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而东中西部比例递增的情况说明,改革开放越早、程度越深的地区,人们的“官瘾”也越小。有受访专家分析指出,改革开放带来了社会就业方式、生活方式、组织形式等的日益多样化,个人的依附性也随之更低、独立自主性更强。因而,官本位产生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其赖以存在的各种社会基础正在被消解。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唐亚林教授也强调,现代社会的一大特征就是用建立在职业分化与平等基础上的成就与功绩制取向取代专制主义体制下身份制和官本位取向,进而形成人格平等、价值多元、和谐共生的多元化人生价值评判体系。

此外,有受访者告诉记者,发达地区因信息流通广,各种官本位现象尤其是官员的不正之风、特权等行为曝光更多,因而普通人对此感受也更深。比如现在很多人打开微博,觉得自己所生活的世界正被不计其数的负面信息所充斥,由此产生出愤怒、失望甚至绝望的情绪。而能够随时随地掌握这些负面信息本身,正是因为其所处的社会相对而言更加开放,信息传播条件也更为发达。相反,欠发达地区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信息流通较小,权力运行受到的监督也少,因而官员特权曝光较少,人们对官本位状况的感受反而更少。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地区教育程度较高,公平竞争机会也多,因而催生了更多的人考公务员或竞争各类官职,这一点也放大了发达地区的“官瘾”程度。

尽管绝大多数民众都认为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带有不同程度的“官瘾”,但是不同地区的民众在这方面的心态有所不同。东部地区民众的做官心态更多地体现在心理失衡方面(选择“见周围人做了官,心理易失衡,自己也想去做官”的占45.9%);仅有13.2%的受调查者认为官职是地位的体现。相比之下,西部地区的民众则将做官看作是出人头地,是为了证明自己有本事(50.7%的受调查者选择“认可‘学而优则仕’”)。

为什么“官瘾”程度会出现地域差异?人民论坛记者总结受访专家及公众意见得出的结论是:西部地区一方面由于政治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官场风气不如东部地区,导致官员权力过大,容易出现“一人升官,鸡犬升天”的现象,所以才会催生更多的“官迷”;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个人发展机会不足,导致人们将当官看作出人头地的最佳选择。另外,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即使是那些择业取向首选外企白领和民企骨干的人,也更多地表示会“评价人看官阶等级,并进行区别对待”(64.6%),而这一比例在东部地区却要低得多(32.3%)。由此可见,处在改革开放前沿地带的东部地区由于与外界的交往更加便捷、各种思想的碰撞更加频繁,人们对个体价值的评判虽然易受整个社会官本位文化的熏染,但仍保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而培育更多具有健全人格的社会成员,正是我们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的真谛所在。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GO

编辑:秦燕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