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央行告诉市场:下半年货币政策不松动

[日期:2011-08-02]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作者:未知 [字体: ]
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或许可以向市场传递出央行的态度。会议指出,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下半年要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我来说两句]
 就在市场对下半年货币政策预期松动之时,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或许可以向市场传递出央行的态度。会议指出,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下半年要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

  要的政策力度。

  央行指出,下半年,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继续切实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同时,把握好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采用上,会议表示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对此,光大银行宏观策略分析师盛宏清表示,三季度通胀水平可能高于二季度,7月份CPI或高达6.2%。在防通胀仍是宏观调控首要任务的形势下,下半年利率工具使用的几率更大。因为在现有金融体制下,利率等价格工具对于市场融资主体更为平等,预计8月-9月份仍是管制利率调整的敏感窗口。

  从信贷的投放上,央行会议表示要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要进一步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督促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及时发放贷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同时称,要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扩展到全国,稳步推进境外项目人民币融资试点,放开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此前,央行曾下发《关于明确跨境人民币业务相关问题的通知》,称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即人民币FDI)结算业务正处于个案试点阶段,为防范热钱流入,人民币FDI试点对国家限制类和重点调控类项目暂不受理。

      央行:稳定物价基础不牢固 保持必要政策力度

       随着央行将准备金率提至历史高点,很多商业银行已经大喊吃不消了。一位股份制银行零售部门高层表示,该行零售的批贷系统今年以来多次被总行通知临时关停。

  然而,央行对于货币政策的调控在各个口径都没有放松。7月31日至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在河南郑州召开,此次会议上再次强调,“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

  通胀压力挥之不去

  6月份,中国CPI创下6.4%的三年新高。与此同时,中国官方7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连续第四个月回落,并跌至29个月新低。而多位分析人士及机构均预计,7月份的物价指数虽然环比会出现小幅的下落,但仍处于高位。

  光大银行资金部宏观分析师盛宏清认为,第三季度通货膨胀平均水平可能高于二季度,且7月份将高达6.2%。

  7月第3周 (7月18日至7月24日),商务部农产品价格环比上升0.15%,再次恢复上升之势。国泰君安证券认为,“预测7月食品价格环比涨幅为0.7%,对应的食品同比为14.2%,CPI同比为6.3%。”

  央行称,下半年,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继续切实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

  调控手段多样化

  “缓和,肯定会缓,无论是主动性还是被动性。”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后杜征征认为,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虽然较上半年会有所放松,但大的方向不会变。

  中国人民银行今年以来已经三次加息,六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央行在8月1日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把握好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展望2011年8月至10月,公开市场到期资金分别为3520亿、2390亿及2980亿,考虑到目前市场资金紧张,而且通胀创新高的概率在下降,我们认为短期内再次上调存准率的概率不大。”国泰君安证券认为。

  银河证券的研报认为,本月开始CPI同比增速会缓慢回落,近期内再次启用利率工具可能性较小。

  对于调控的预期,也有另一种意见。杜征征认为,即使7月份的CPI不上涨,央行仍有可能选择加息或者准备金工具来应对通胀。

  巴克莱资本经济学家常健也认为,预计央行在三季度会加息25个基点,“这最多是在市场信贷紧缩的情形下追上了更高的实际贷款利率,并不会限制增长。”

  汇率或更多权衡

  自去年启动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升值超过5%。央行表示,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多发挥市场供求及篮子货币在汇率调节中的作用。”

  盛宏清认为,下半年人民币汇率变动落脚点可能放在应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和出口下滑之间的权衡上,权衡的分量可能较重。维持2011年人民币对美元存在5%升值幅度的预期,预估年底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能为6.2的水平。

  央行还表示,继续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利率定价机制建设,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要按照中央关于 “房地产调控决心不动摇、方向不改变、力度不放松”的要求,进一步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央行担忧通胀反弹可能 暗示下半年政策不会放松

  7月31日至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下称"会议")在河南郑州召开。上述会议透露了央行的决策顾虑:"特别是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

  "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会议称。下半年要继续切实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

  会议称,"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很多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进一步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又要看到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

  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长9.6%。但是6、7月份经济先行指标显示,经济增速已有所放缓。一方面,CPI居高不下;一方面,经济增速趋缓,"滞胀"、"硬着陆"的论调开始流行。

  昨日公布的PMI数据显示,7月官方PMI小幅回落至50.7%,好于预期。而此前汇丰PMI跌破50至49.3,但好于之前公布的预览值48.9.

  "PMI显示经济即将探底回升。"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官方PMI显示7月内需有所改善,终端需求改善减缓了库存压力,原材料、产成品库存指数均降至50以下,回落幅度分别为历年同期次高、最高水平。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中国经济不会出现硬着陆,四季度经济将启稳回升,下半年经济将保持9%以上的增长。

  谈到下半年货币政策时,会议称,要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继续切实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

  7月初召开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1年第二季度例会明确,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而在当时,货币政策"超调"的担心正开始加强。

  进入2011年,央行货币政策基调由适度宽松转为稳健。目前,央行已经连续6次上调了存款准备金率,以及连续3次上调了存贷款基准利率。

  若从货币供应量的角度考量,上半年的货币政策已经收到效果:今年前5个月,M2的数据从去年12月份的19.7%,已一路下滑至5月的15.1%。

  中汇银宏观经济分析师刘枭指出,相比一季度而言,央行此次的会议基调显示其更为乐观,认为我国目前经济金融运行正向着预定方向发展,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是通胀。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长期以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将有所降低,央行会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但政策着力角度将从紧缩走向平稳。

  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CPI拾级而上,行至6月CPI涨幅达到6.4%,创下36个月新高。但由于翘尾因素逐渐释放完毕,相对而言,下半年的通胀形势将好于上半年。

  国泰君安研究报告预测,7月CPI 为6.3%,PPI 为7.3%,通胀创新高概率下降。全年物价前高后低走势的判断,预计CPI 全年均值为5.2%,PPI全年均值为6.3%。

  交行近日发布的《2011年下半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展望》指出,当前通胀预期过于强烈,此轮通胀周期高点即在6月份,下半年物价缓慢回落的可能性较大。

  会议称,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认为,下半年央行货币政策工具使用上将从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转变。"从经济结构上来看,受制于资金规模的限制,数量型工具的使用在一定程度时候会出现约束。"

  "初步判断,2012~2013年,通胀均值在2.5%~4.5%之间,如没有国内外市场的突发因素影响,明年年中CPI可能回落至3%左右。"交行研究报告称,虽然通胀均值可能较前几年有所抬高,但通胀长期化风险并不明显,未来两年通胀总体可控。

  连平预计,今年年内存准率还可能上调1~2次,每次0.5个百分点,而年底之前存贷款基准利率再次调整的可能性不大。

 央行:房地产调控力度不会放松

  在昨日结束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上,央行定调下半年工作重点,称将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央行表示,要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同时,房地产调控力度也不会放松,进一步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副行长胡晓炼等中国央行高层参加了会议。央行昨日披露的会议信息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下半年,央行会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同时,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在房地产调控方面,要按照中央关于"房地产调控决心不动摇、方向不改变、力度不放松"的要求,进一步执行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督促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及时发放贷款。

  面对中国众多中小企业颇为紧迫的融资难题,央行也承诺会"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央行定调下半年政策 股市影响几何  

  央行日前召开的分支行行长座谈会提出,当前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又要看到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矛盾仍然突出,"特别是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针对下半年的调控,"要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业内人士认为,中短期看,货币政策实质性转向的可能性极小,这可能继续压制A股的估值,趋势性的上涨行情暂难出现。

  央行:稳定物价基础不牢

  近日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全面分析了当前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研究部署下半年工作重点。

  会议指出,下半年要继续切实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三者关系,坚持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继续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必要的政策力度。同时,把握好调控的方向、力度和节奏,进一步提高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具体的政策选择方面,会议要求综合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和节奏。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

  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央行特别强调:"国内通胀预期依然较强,稳定物价的基础还不牢固,一旦政策松动就有反弹的可能"。

  业内机构:高利率将压制A股估值

  总部位于天津的阳光私募——仙童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晓君在接受《投资快报》专访时表示:"我们对股市的中期走向持偏谨慎的态度"。据分析,当前的经济环境并不支持货币政策转向:"从宏观层面看,二季度GDP增速不低;从微观看,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企业业绩预喜仍占多数。但与此同时,通胀在高位却有很高的黏性,为了控制通胀,货币政策转向的可能性不大"。张晓君认为,利率的持续高企会压制股票的估值(市盈率)。"从历史上看,估值低只是促成股市上涨原因的一个方面,因此,虽然当前A股的估值水平已经偏低,但不排除会有更低的水平出现。从目前的市场氛围看,成交低迷、人气不旺,显示出场内的存量资金并不宽裕"。对于投资机会,张晓君更关注酒类、医药、光伏等领域业绩增长确定且估值合理的品种。

  无独有偶,中金公司周一最新发布的策略报告认为:进入8月,对市场不利的因素逐步增加,从操作策略看,建议投资者8月应以逢高减仓为宜。据分析,随着各大银行超储率下跌至1%左右,市场冗余流动性储备已经不多。如果此时银监会加强表外业务诸如票据融资和理财产品发行的监管力度,则会进一步加剧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因此虽然当前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空间极小,但8月流动性状况依然不容乐观。从股市资金面看,8月份新股发行节奏将显著加快,尤其是主板新股发行将重新开闸。此外,8月份为年内限售股解禁市值数量最大的一个月,达3300多亿元,资金"抽血"作用明显。中金认为,若A股受美债危机缓和出现反弹,可能是投资者一次逢高减仓的机会。(投资快报)

 市场预测7月CPI涨幅接近6月 8月加息预期增强

  7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将于8月9日公布。从记者掌握的10多家研究机构的预测结果看,基本上预计7月CPI涨幅接近6月,分歧在于具体数字会比6月小幅回落还是再创年内新高。鉴于7月CPI涨幅仍可能处于高位,市场对8月再次加息的预期增强。

  预测 7月CPI涨幅接近6月

  多家机构判断,7月CPI同比增幅将只与6月相差0.1个百分点至0.2个百分点。

  国泰君安证券预测7月CPI同比增长6.3%,增幅较6月下降。报告表示:7月第2周,猪价出现回落,同时该周也是商务部监测的食品总价格在近1月内首次环比下跌;而生产资料价格虽连续两周环比上升,但整体来看价格上涨压力并不大。

  北京领先国际金融资讯公司预测的数据与国泰君安相同。北京领先国际金融资讯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董先安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显示,7月前3周粮、油、肉、禽、水产品同比继续上升,蔬菜同比明显回落。农业部公布的7月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周环比分别为0.7%、-0.2%、-1.1%、-0.9%。综合商务部、农业部数据,7月食用农产品同比低于6月。预计7月CPI食品分项同比上涨14%,综合考虑7月CPI在6.3%附近。

  元富证券表示,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将6月CPI推至6.4%的高位,但是无论从翘尾因素上看还是从新涨价因素上看,CPI均已在6月见顶。7月前2周尽管食品价格尤其是猪肉价格环比涨幅已经趋缓,但是同比涨幅仍然不低,预计7月CPI为6.2%。

  国海证券也认为,7月份CPI整体仍将处于高位,同比值将在6.2%至6.4%之间,回落幅度并不显著。整体看,食品类CPI同比预计上涨14%左右,非食品类CPI同比将维持6月的水平。华泰联合证券预计7月CPI同比上涨6.2%。

  不过也有机构认为7月CPI同比增幅将再次创出同比新高。如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CPI在6月份创出新高后,预计在7月还将继续上冲至6.5%左右的水平,环比也继续显著高于历史正常水平。

  东吴证券预计7月CPI同比增速在6.5%至6.7%的水平,再创新高可能性加大。分析师黄琳称,7月的物价形势非常严峻。从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前3周猪肉和蛋类环比涨幅较6月有所收窄,但是食用油、禽类的环比涨幅已经超过6月,蔬菜和水果的环比降幅也低于6月。在新涨价因素不断显现的背景下,7月CPI食品价格同比涨幅可能接近15%。

  从CPI非食品部分来看,首先生产资料价格已经连续两周环比上涨,CPI非食品部分价格环比或再度上行;其次7月季节性因素非常强,从过去5年的情况来看,7月平均环比涨幅达到0.14%。预计7月非食品价格环比涨幅接近0.2%。

  判断三季度物价上涨压力仍大

  不仅是7月的CPI涨势仍然强劲,专家预测整个三季度物价上涨压力都会很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表示,6月CPI同比涨幅达到6.4%,主要是受以猪肉为首的食品价格上涨的带动。在7月份,即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能对冲一部分涨价因素,翘尾因素也有所回落,CPI大概也只是较6月轻微的下降,预计仍在6%以上。三季度物价涨势可能仍然较高,同比涨幅超过5%。

  中国银行总行战略发展部高级经济师周景彤也判断:三季度,全国通胀压力依然较大。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表面上看,今年物价还是属于结构性上涨,主要是由食品和居住价格上涨引起的。但实际上,我国物价正在由结构性上涨向全面上涨转化。今年以来,烟酒及用品、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通信等四大类消费品价格涨幅均一直为正,物价全面上涨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周景彤认为,三季度影响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包括:一是食品价格将维持在高位运行。受自然灾害频发、游资炒作等因素的影响,短期内大米、蔬菜、水产品和中药材等价格很难下降。同时,由于猪肉在我国消费篮子中的比重高达9%,近期和未来一段时间猪肉价格的高涨对CPI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国际方面,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报告,因全球粮食库存下降、总需求增加且农作物总产量增幅有限,预计2011年下半年到2012年,全球食品价格将维持在高位运行。

  二是中长期来看,受刘易斯拐点临近、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影响,劳动密集型产品将面临长期上涨压力。三是流动性总体过剩的局面不会改变,物价上涨的货币条件和基础依然存在。四是PPI增长较快,向下游传导压力依然巨大,传导的过程还将持续。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也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物价上涨仍然是今年中国经济的大问题。

  他说,当前物价上涨原因较为复杂。从国际上看,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的应对办法主要是多发行钞票,这导致了全世界性的流动性过剩,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二进口大国,所以多数时候只能被动的接受涨价。

  从国内来看,货币同样超发。这是为了战胜危机不得不付出的成本。但是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当前中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含全国人口的一半左右,但是农业产值只占GDP的不到10%。

  姚景源认为,今年的物价调控目标“有难度,能实现。”说有难度,一方面是因为面对输入型通胀,中国只能被动接受;另一方面,中国薄弱的农业基础也非一两天就能够改善。

  但是有利的条件也是两方面:一是中国连续4年粮食产量超过1万亿斤,当前库存储备粮达到30%,远高于18%的国际平均水平;二是国内市场总体供略大于求的格局也未改变,尤其是在工业消费品市场。

  预期 8月可能再次加息

  随着多家机构预测7月CPI同比涨幅仍可能处于高位,市场对8月可能继续加息的预期正在增强。

  尤其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所长夏斌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支持中国上提存款利率彻底告别负利率,被市场认为是中国央行进一步上提存款利率的暗示。

  近日,接受记者采访的多位经济学家也持类似看法。如巴曙松就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如果三季度3个月的CPI同比涨幅都在5%以上,应该有一到两次加息。一方面,物价涨幅仍然处于高位,加息有利于抑制通胀的预期;同时,由于市场上真实的资金利率水平有明显上升,加息只是矫正负利率,缩小和市场融资利率差距的政策动作,对实体经济的冲击倒有限。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贺铿同样认为“货币政策要多用价格手段,少用数量手段。”他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当前中国对通货膨胀的原因在认识上没有统一。主流的观点认为通货膨胀是一个货币现象,但是说不清楚什么是流动性过剩,多少才不过剩。现在物价上涨的根本原因是成本推动的。所以对应的调控政策应该是货币政策要灵活,财经政策要稳健。

  鲁政委也说:“考虑到目前防通胀仍然是第一位的任务,而目前物价形势的发展也意味着全年CPI控制在5%以内的任务会相当艰巨,因此我们预计8月份将会继续加息,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不会提高。加息对导致小企业困难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过快、招工难等因素,都会有一定的抑制效果;更为重要的是,加息总体上有利于遏制对资产浓烈的投机氛围,有利于企业经营重归主业;同时,加息减少大企业对有限信贷资源的过度占用,有利于实现宝贵信贷资源更多向中小企业分配。”

  另外,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日前通过其微博称,当前最需要的就是减少存款负利率,防止高CPI引发超前消费或投资所带来的二轮通胀。

  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报告称,负利率非但不会刺激当期消费的增加,反而削弱了居民未来的消费能力。食品价格涨幅较高对其他消费的挤占影响已逐渐显现。工业用品、服务价格和资源价格全面上涨,导致居民实际消费能力锐减,挫伤了消费者的信心,个人消费行为趋于谨慎。建议为确保居民财富保值增值,央行应再加息1个百分点至2个百分点。(经济参考报)

 


编辑:宋承军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