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陕西文学“家底”大揭秘:男作者是女作者四倍

[日期:2009-05-06] 来源:西部观察网   作者: [字体: ]
    提及陕西文学,人们总以“重镇”一词来形容,除了陈忠实、贾平凹等领军人物,整体文学创作状况如何?昨日,陕西首次文学大普查结果公布,对我省文学创作人员进行了整体梳理。

  6小组深入67县“拉网式”盘点

  记者从陕西省作协创联部了解到,此次的文学普查为新中国成立后我省首次文学普查,在全国也属领先,目的则是摸清陕西“文学家底”。

  去年上半年,作协机关全体出动,兵分六路——省直机关高校组、西安宝鸡组、陕北组、关中组、陕南组、综合组等6个普查小组,深入全省各地,对包括业余作者在内的所有作者进行了一次“拉网式”的普查,以摸清全省文学机构、组织、队伍、创作情况。

  那么,如何从3000多万陕西乡党中遴选出其中的文学创作者呢?

  据了解,此次普查涉及全省11地市和67个县及省直100多个单位和30多所高校,首先,在普查前,省作协经过调研,分别设计了《陕西文学队伍及创作情况调查表》、《残疾人作家创作情况调查表》、《文学网站情况调查表》、《打工族、漂族作家调查表》、《陕西70、80后作家调查表》等7种表格,发至县级作协、文联、有关省直单位和高校。普查工作全面展开后,在各地市普查登记基础上,省作协派出5个普查组下到县区甚至镇村、厂、校,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约见作者、家访等形式进行深入的普查。共计发放调查表3000余份,召开座谈会107场,参加会议的作者2187人,单独约见有潜力作者19位。

  揭秘一 数据

  “东征”后15年“陕军”规模增长两倍

  上世纪90年代初,路遥、陈忠实、贾平凹在柳青之后再次在全国为陕西作家赢得巨大声誉,有意思的是,也是在此次被誉为“陕军东征”的说法出现之后,陕军规模出现激增,省作协用此次的调查数据说明了创作队伍的快速增长。

  据调查,“文革”前的17年,陕西虽被称为全国的文学重镇,但省作协联系的会员也不过几百名,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诗歌作品的屈指可数。

  改革开放后,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全国出现“文学热”,省作协联系到的文学工作者人数猛增,但到90年代初会员人数也只有800余名,当时入会的标准只是“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三到五篇作品”,而到了本世纪,陕西省作协吸收会员的标准提高到“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多篇文学作品,还要有一本以上文学著作”,但到2008年底省作协会员却达到了2200多名,再加上市级会员总计近6500人。

  省作协认为,15年来作协会员激增的原因和改革开放后人们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信息传播的便捷、文学成功者榜样力量的作用等都有莫大关系。尤其是路遥、陈忠实、贾平凹三位作家先后摘取中国文学最高奖茅盾文学奖,给了陕西文学创作者巨大鼓励。

  揭秘二 格局

  文学也“重男轻女”男作者是女作者四倍

  如此庞大的创作队伍中,其构成是什么样的?性别、年龄和职业分布是如何的?

  文学创作虽然人人可以从事,但是调查的结果也让一些女性朋友有些失望,因为数据证明,在全省省市级会员中,男作者的数量是女作者数量的四倍,其中,男作者5027人,女作者1322人。

  在文学领域,是否也存在“重男轻女”的现象呢?曾经深入一线普查的陕西省作协创联部主任王芳闻告诉记者,她在区县调查时发现,女性作者少的最重要原因是地方女性的文学素质有限,相当一部分地区,女孩的受教育程度远低于男孩,很多女孩高中未毕业就到外地打工挣钱,这是很多城市读者想象不到的。而第二个重要原因,是大家所熟知的“社会分工”,因为女性承担的社会角色与男性不同,所以,女性作者全身心投入写作是相当“奢侈”的事,这也导致了女作者数量远少于男作者的现象。

  揭秘三 种类

  爱“散文”超过“小说”“小说大省”之说不科学

  因为近年来影视业的推动,长篇小说的创作在全国也较其他文学门类“领先”,从事小说创作的作者总是比较容易“冒尖”,在我省也是一样,小说创作者的“亮相”也更多,而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的作者相对“低调”,所以有人戏称陕西作者“偏科”——只有长篇小说强势,其他文学门类则处于劣势,坊间以“小说大省”来形容这种文学门类的倾斜。

  但调查结果并非如此,在文学种类分布上,如主要从事长篇小说写作的人数为850人,从事中短篇小说写作的664人,而从事散文、杂文写作的为1815人,散文杂文写作人数明显多于小说。

  除此之外,从事诗歌创作的833人,从事评论写作的377人,报告文学写作者335人,影视戏剧文学150人,少儿文学106人,许多门类还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群体,成立了专业组织,有的还拥有内部的会刊。

  揭秘四 传承

  “70”、“80”、“90”后纷纷登场

  “陕西文学后继无人”、“陈忠实、贾平凹、叶广芩、红柯之后创作乏力”这是在多个场合下,人们抛向陕西文学的问题,同时,人们也期待了解陕西新一代文学创作者的创作情况。

  此次普查给的结果是,在全省6000多位作协会员中,50岁以上的占到1893人,40岁至45岁之间1787人,70后、80后作者780人,一批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者正在逐渐走向文学前台,并出现了表现不俗的少年作者。

  省作协认为,从这些数字可以看出,作者年龄的结构比较合理,构成以中年为主体的老中青相结合的文学创作群体,陕西文学创作梯队分明,认为陕西文学队伍“后继乏人”、甚至出现80后断代的忧患是多余的。

  据统计,全省70后作者有474人,80后作者有306人,他们或出版有文学专集和长篇小说,或在重要文学期刊发表文学作品,以年轻人特有的朝气活跃在陕西文坛。其中尤以上世纪70年代末出生的张金平最为突出,他已经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黑山羊》,创作影视文学剧本近百种,其中大多被北京、广州、陕西、重庆、辽宁等省市电视台所用,名气、人气和市场价值均不断上升。尤其是2008年,他因电影文学剧本《一路上有你》获全国剧本最高奖“夏衍杯”剧本一等奖。(狄蕊红)


编辑: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