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未央之上皓月明—陈月浩散文集《月下未央》序

[日期:2010-09-09] 来源:西部观察网  作者:何俊峰 [字体: ]
                     未 央 之 上 皓 月 明

                 ——陈月浩散文集《月下未央》序

                           何俊峰

        熟悉月浩的朋友都说,他走到今天这份上,全是沾了文学的光。这话我信。十多年前,月浩和我们一帮文朋诗友在周至创办青春文学社时,凭着一股青春的激情和痴爱之心,把一个县域内的文学社团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如今,青春距离我们这代人渐行渐远,当年的“周至县青春文学社”也已幻化为一缕历史云烟,但文学的圣火在我们那帮人的心中依然没有泯灭,依然青春和神圣。二十年来,月浩硬是凭着一支笔打拼,从乡村杀入城市,在编辑记者的角色转换中一跃成为“皓月传媒”公司老总,其事迹被《陕西文化名人大辞典》录入;他在新浪的个人实名博客被知名网站列入《中国当代名家博客》,与蔡骏、残雪、春树、陈希我、柴静等文坛当红名家并列推荐;作为新浪网《草根大讲坛文化新人榜》上榜人物,他的照片被当作重点推荐人物在草根名博的首页出现。才出一本报告文学不久的他,又拿来一本散文集《月下未央》的清样送我。这家伙,几年不见,成气候了,把事越干越火!当他嘱我为这本书写一段话时,我告诉他,大凡作序者,必是名流、方家或者显贵,而寒微如我者,名不正,言何顺?再说,你也认识不少名家大腕的。月浩说,咱是二十年的文友,是铁哥们,你不了解我,谁了解我?集子要么不搞序,要,必是你,且务必不要溢美。其情殷殷,却之着实不恭,只好勉为其难了。

        春日曈曈,我端坐在曲江池畔的嫩柳之下,在三月和绚的春风中走进了月浩的散文世界,仿佛看见未央上空的那轮皓月洒下的一地清辉。月浩首先是一个很有思想见地的新闻记者,先前写过大量的报告文学,积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一直有着文学梦想的他又用思想的主线串拾起生活的珍珠,加上深厚的文学积淀,以及笔墨的技巧和真挚的情感,这就诞生出了一篇篇至纯至美的灵性散文来。

        月浩散文的路子很宽,种类也很多。他写山写水,写人写事,写家乡故土,写父母亲情,也写文坛大腕商界才俊。他善于从日常的细微景物、事物、人物和社会现象中发掘诗情,寄寓人生哲理,表达人生境界,从而使他的散文作品既有思想的厚实,又有意境的深邃。从文风上看,他的散文不拘一格,文无定势,有的粗狂,有的细腻,有的平实,有的空灵,有的严谨,有的诙谐,从艺术感觉上来品味,他的作品有的像震撼人心的大鼓,有的像余音袅袅的洞箫,有的像明镜无暇的水晶,有的像色彩鲜明的玛瑙;有的像海浪汹涌,有的像细流涓涓......

        有一双新闻慧眼的陈月浩在散文创作中,始终把目光伸向日常生活,伸向社会底层。他所创作的《陪父亲一起散步》、《读十七大报告的乞丐》、《一条夺命的红裤带》、《寒风中,一位花白胡须的老人》等篇章,都是由景及人以小见大,由表层深入实质的写法,甚至用白描的手法,加以实录,未作形容。因为,许多事情本身的过程就是再好不过的情节,无需渲染,无需技巧,无需润色。所以,月浩所写的一组日常生活题材,仿佛随手拈来,如叙家常,能从平常的事物中,揭示出生活的本质,读之如同与挚友倾诉恋曲,没有矫揉造作,没有虚张声势,使人能够感受到一种朴素美。

        在通盘的阅读中,印象最深的是那篇震撼心灵的《陪父亲一起散步》。文中,月浩以质朴的文风,深沉的情思为我们刻画出一位大山般负重的父亲形象。他没有渲染情的兴奋和强化情的高度,却注重理的思悟;行文中,他没有追求淋漓尽致的宣泄,而是冷静的体悟和剖视父亲老黄牛般勤劳负重的大爱。表面上,父亲的言谈举止是那么的普通,甚至有些愚笨、木讷。然而,正是由于月浩深切的感悟,他透过父亲寂寞时“坐在门前的水青石上,头颅向左微偏,细眯着眼睛,一直朝门前的公路远方长久张望”的固定姿势,和来城里小住“想出去走走却打不开房门,反而将门给反锁了”,又因父亲耳聋让我“重重敲门大声呐喊,惊动了全楼的人却惊动不了自己的父亲,最后只好顺着小偷撬开的防盗网的缝隙回到了自己的家”。正是这些耳熟能详风行水面的如烟往事,展示了父爱的伟大,深化了文章的内驱力,增强了文章的诚挚美。著名评论家、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描在新浪博客读了这篇文章后,于凌晨一点半钟留言评论说:真情,朴素,感人,血脉里流淌出来的文字!

        在《不会流泪的树》中,月浩以一片自生自灭的小树遭到人为破坏而感慨,发出了关爱生命、呵护自然的弦外之音。若是他没有那样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是绝对发不出这种出自内心的弦外之音的。这篇散文没有技巧,更没有寓言之类的“言在此而意在彼”写作手法。因为月浩深知:“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从水管里流出的是水”,心灵中没有的东西是不可能流淌于笔端的。所以,这篇小文才写的非常自然、流畅,像是面对朋友随随便便讲出来的,像是清泉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看不出一丝刀斧痕迹,然而又很讲究结构,讲究布局。尤其是最后一段,寥寥几字,画龙点睛,明确题旨,收束全文,是全篇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他在写陈忠实、贾平凹、周明等大腕名流时,没有天马行空的想象,锦上添花的凭空虚构,而是在日常细节的观察与发现,以记者身份的详谈采访,从大量平凡质朴的生活里寻找最能体现作家个性的素材,然后运用质朴清新的表现结构和手法,并把新闻空间化的概念是作品所描述的这些生活情节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给读者以可观感、同步感和浑然真切的立体感。

        总之,读月浩散文,如饮醇厚甘冽的老西凤,有一种故乡的味道,越品越有味,越品越感到其内在的力度。这大概就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之美了。文人之文,妙而又可言,固然,妙而不可言,亦是美,而且,这种美更经得起回味和思辩。

        以上观点妥否,望月浩弟指正。

        是为序。

 

何俊峰,陕西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西安工业大学北方信息工程学院客座教授、二曲诗社社长、《二曲诗苑》主编、周至散文学会周至创作基地副秘书长、《二曲散文》副主编。


编辑:admin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好!!!   (蔺宏录 ,12/22/2009 13:40:01 )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