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云南虫草价格40年涨1万倍 最高卖46万1公斤

[日期:2010-09-06] 来源:昆明信息港  作者: [字体: ]
    云南虫草价格40年涨了1万倍

  是零售市场需求拉动,还是游资炒作?

  走进香格里拉,首先会被这里的美景和恬淡的生活迷住。而真正走在大街上,藏民手中的一袋袋虫草,会让人不得不停下脚步。因为这里的虫草质量甚优、价格适中,相比零售市场,看上去品质一样的虫草,在昆明各大药房卖到46万元/公斤,而在香格里拉才卖20万元/公斤。

  无论是产地还是零售市场,较40年前,虫草价格涨幅都已超过10000倍。到底是什么力量推动了虫草价格飞涨?是零售市场需求拉动还是游资炒作?

  带着种种疑问,近日记者来到香格里拉,从云南虫草产地之一——香格里拉县东旺乡开始再到虫草零售地,对层层流通链进行了调查,试图摸清虫草贵过黄金的缘由。

  ……

  虫草用藏语讲叫“么”,意为“佛祖给藏民的一种恩赐”。藏民在采挖虫草前都要统一烧香,祈祷今年光景更好、来年长出更多虫草。

  对于东旺乡的藏民来说,每年的5月份几乎成了盛大的节日。在海拔5000米的高寒山区,人们将舞厅、台球桌甚至麻将室都搬上了山,采挖虫草的山俨然一个灯红酒绿的大型集市,因为在采挖最旺的那一个月,山上最多容纳了3万人。

  藏民们介绍,一般虫草采挖是在夏至时节,一棵虫草最佳的采挖时间应该是草芽发出来不超过10天。因为10天以后,虫草就会慢慢腐烂,所以其实一年中大规模采挖最黄金的时间只有半个月左右。

  早些年,人们去采挖虫草的时候,一般是按照村委会的建议,在规定的地方搭建一个非常简易的木头房子挡风遮雨。后来,因为要在山上住的时间有1个月左右,一部分人开始用石头堆砌。到今年上山,基本上山上全是石头房。

  从前,因为海拔太高,采挖虫草的同乡消耗的体力太多,一般是天黑就各自睡觉了,偶尔有精力旺盛的人会围着篝火做游戏或唱歌、跳舞,娱乐一下。随着山上人数的增加和虫草价格的飞涨,一些商人瞄上了山上的娱乐和服务行业。

  2000年开始,逐步有人将藏民喜欢的台球桌搬上山,随后舞厅也有了,卡拉OK、饭馆也有了,甚至还有“专供”收购商的红酒。一到晚上,海拔5000多米的山上不再是漆黑一片,人们开始了丰富多彩的夜生活。

  “在县城能吃到的、能玩到的,这里基本都有。”对采挖虫草的人们来说,这里不但是带给他们财富的源泉,还是能令他们开心快乐的地方。

  按照村民小组的粗略划分,一般会将几个人分成一个组,并以石头为界,按照划定的范围采挖虫草。大家趴在地上聚精会神地采虫草,有时边抽烟边找,如果眼睛实在受不了,几个人就相约打打牌或去打两杆台球消遣一下。

  因为没有任务,而且采挖到的虫草都归个人所有,所以每个人都没有什么压力。最多的一天,首批虫草掘金者汪秋能采到上千棵虫草。

  第一眼看到55岁的汪秋,我们就被他右手指上戴着的那颗镶着红宝石的黄金大戒指所吸引。

  “我15岁开始挖虫草,到后来成为小老板,40年的生活和虫草紧紧相连,如今虫草还是我的主业。估计在未来的日子,它还会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是虫草将一道道皱纹刻上我的额头。”汪秋的讲述,再现了香格里拉虫草从一分钱一棵到如今近百元一棵的演变史。

  汪秋是藏族,他的家就在东旺跃进村阿布村民小组。15岁那年,上小学五年级的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在暑假开始了人生中第一次挖虫草的经历。没想到,就此开始的“虫草缘”伴随了他的大半生。

  那是1970年5月3日,老师对班上的近40名同学进行简单的身体挑选后,决定带着身体强壮的30名同学上山挖虫草,壮实的汪秋也被选中。

  大人们准备好了奶渣、酥油、牦牛肉等食品和必需的生活用品后,先用骡子驮着上山,汪秋和同学们则背上用牦牛毛专门缝制的披毡从东旺乡出发,向海拔更高的山峰挺进。因为虫草都生长在3800-4500米以上的高山上,路途极其艰险。还好,汪秋从小就是爬山能手,大约50里的山路,汪秋和大部队走了一天后到达目的地。他看到那里满是矮小的灌木草甸。

  根据老师的指点,汪秋趴在草丛中,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可能出现虫草的地方。也许是没有经验,第一天汪秋毫无收获。

  晚上,汪秋在大人的照顾下围着火堆,喝酥油茶、吃烤乳饼。吃饱后,在临时搭建的木屋里,垫块塑料布就在地上裹着披毡过夜。尽管是5月份,他还是在深夜被冷醒。

  第二天一大早,很有信心的他更加认真地趴在草丛中,到了下午,终于看见面前有一棵草动了一下。伸手过去一摸,果真是虫草的“草尖尖”。在老师的示范下,他拿特质的木锹从旁边小心地挖下去,剥去泥土,一棵虫草就躺在他手心里了。

  这是汪秋挖到的第一棵虫草,当时能卖1分钱。那天,他挖到两棵虫草,卖得2分钱,都交给老师当学费了。

  汪秋和同学们在山上住了15天,他一共挖到30多棵虫草,收入不到4角钱,而挖得最多的大人,有100多棵,能卖1元多。

  随后的岁月里,汪秋每年5月份都去挖虫草,挖得的数量越来越多,价格也越来越高,他觉得生活有了希望,开始盼望每年的5月早些到来。

  1979年,虫草涨到每棵4角钱,家境贫寒的汪秋也早已辍学在家。1982年,27岁的汪秋发现,山上交易的价格要比香格里拉县城低很多,很多人到山上收购后拿到县城卖,能赚到不少钱。于是,他在信用社贷款4000元,开始了“老板生涯”。他在虫草山上4角钱一棵买下,10天后拿到县城可以卖5角一棵。那一次,他就赚到了400元。

  淘到第一桶金的他,从一个采挖虫草的小伙子转变成了一个买卖虫草的商人。

  2008年,虫草从前一年的最高5万元一公斤涨到最高14万元左右,汪秋和同伴们赚得盆满钵满。他用赚到的钱,将自家2003年才花10多万元盖的30柱的房子,改建成35柱的,这一次又花了10多万元。

  “我从来没让儿子去挖过虫草,我要让他好好读书,将来做大事!”今年,汪秋的儿子已经从昆明的一所技校毕业了,正在找工作。而他在当地已经是小有名气的老板了。“这辈子注定断不了和虫草的缘分了!”

     从产区到消费者,经销商层层囤货、层层加价产地20万/公斤

  昆明涨至46万

  由于信息不对称,采摘者甚至不知终端销售价格

  虫草一直被视为珍贵的中药材,价格向来昂贵,那么近年的价格真正名至实归吗?

  昆明菊花村中药材专业市场一位姓彭的老板说,虫草的价格每年都在涨,现在可以说是最高位。价格暴涨的原因除了市场供不应求,主要原因还是炒家在炒作,从虫草产区到消费城市,其间需要经过多级经销商的周转,层层囤货、层层加价,就把价格一轮又一轮炒上去了。

  虫草最高卖46万元/公斤

  正如彭老板说的那样,在香格里拉市场上,超过20万元/公斤的虫草很少,只有少数土特产店里的虫草能达到这个价,其实市场上特级虫草也才卖18万元/公斤。而在昆明市场,多数特级虫草价格都在20万元/公斤以上,最高的能达到46万元/公斤。

  在菊花村中药材专业市场某知名药店柜台,最显眼的地方摆放了七八个级别的虫草,最便宜的标价也在2万多元/公斤,最高46万元/公斤,经过讲价也要36万元/公斤。

  在南屏步行街一药店内,虫草分为4个级别,有150元/克、388元/克、420元/克、460元/克,折算下来也是15万元至46万元/公斤,价格是香格里拉市场上的2倍多。

  菊花村中药材专业市场滇宝堂老板申崑介绍,目前最好的虫草是青海和西藏的,四川和云南的略逊一筹,价格每公斤相差几千到一万元左右。

  目前,虫草价格相比刚上市时有所上涨,涨幅在1-2万元/公斤。批发商的小虫草6-7万元/公斤,中等12万元/公斤,特等18-20万元/公斤。而通过流通链层层加价,一些零售商就卖到40多万元/公斤。

  申崑透露,就算是在整个金融市场大气候不太好的情况下,他今年还是从西藏进了100公斤虫草,就算今年卖不了好价,也希望在明年或者后年卖个好价。

  二级市场“忽悠”一级市场

  从采虫草人到收虫草人、再从香格里拉第一道商贩到批发商贩、再由昆明贩运商贩和昆明批发商贩,最后到全国零售商贩、药店等,一棵虫草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人的手,来到消费末端,也就变成了天价。

  可是,采挖虫草的藏民又获得了多少利润呢?经过走访虫草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发现,虫草价格上涨了,而采挖虫草的藏民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其实也吃了不少“哑巴亏”。虽然从2005-2007年,移动在全省范围内实施了“兴边富民移动通信工程”,让产虫草的香格里拉县东旺乡的村民用上了移动电话;同样,电信通信也安装到了东旺乡。这样一来,每年产虫草的季节,藏民们在山上就可以直接和大采购商联系,移动电话成了藏民创富的好帮手。可是,这也只能了解到中间商的价格,在终端市场的价格还得由二级市场说了算。

  东旺乡跃进村普丁社的洛桑达瓦介绍,每年五六月是挖虫草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他都要同村民一起上山收购虫草。“今年的虫草价格还比较稳定,刚挖出来的能卖20-30元一棵,大约80-120元一克(3-4棵一克)。这也是通过电话得知外面的市场价格。”

  当记者说起在昆明零售市场,去年的虫草最高卖48万元/公斤时,做了近10年虫草生意的洛桑达瓦显得有点失落。“这也许是少数,或许是找准了时机才能卖这么高,在香格里拉从来没有过,最高不过20万元/公斤。”

  一位在香格里拉做虫草生意的齐先生说,昆明市场虫草卖得高很正常,香格里拉市场是原生态的虫草,没有经过任何装饰,看上去不是太美观。到了昆明,一些商人对虫草进行抛光后放在精美的包装盒里,加上豪华店面的灯光照射,价格就上去。“因此每公斤最高能卖48万元也就正常了。”

  天价虫草,市民需理性消费

  随着“秋补”时节的到来,9月的虫草市场就像头顶的太阳一样火热,无论是虫草产地还是终端市场,其价格都可以用一个“高”字来形容。

  在菊花村中药材专业市场,几乎每个药铺都有虫草卖,因为虫草已经被炒成了“神话”,市民追捧、商家炒作赚钱,虫草售价已是虚高,因此专家提醒市民消费时要理性,不要盲目买回家“囤积居奇”。因为虫草属于菌类,保存有一定的讲究,万一保存不妥,会变质腐化。

  人参、鹿茸和虫草被称为最滋补的名贵中药材。如今虫草被炒得比黄金还贵,地位也是三种之首。它究竟有多少药用价值?

  在香格里拉的采访中,汪秋、洛桑达瓦等接受采访时均表示,他们基本上每个月都要不定期服用,而且基本是吃新鲜采挖出来的。他们认为,虫草主要对眼睛视力好,还对心脏、肾脏有滋补功能。

  在云南省中医院从医30多年的退休医生张生介绍,虫草蕴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微量金属元素,以及丰富的维生素。所含的生理活性物质主要是虫草素、虫草多糖、虫草酸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可以作为滋肺补肾、止血化痰、保肺、化痢、止痨嗽等调补的食品。

  1875年,张学敏著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虫草能治百虚百损。但现在社会上一些人过高地吹嘘了虫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将虫草神化成包治百病的药材,未免太夸张。“客观地说,虫草对身体能起到一些治疗保健作用,但也因人而异,数十万元一公斤的价格已经大大超越了虫草在补品中的价值。”

  商贩洛桑达瓦:虫草价已在高位仍囤10公斤待涨

  东旺乡跃进村普丁社的洛桑达瓦西装革履、手戴黄金大戒指,已经看不出农民的模样。洛桑达瓦说,都是虫草改变了自己,在东旺乡像他这样以虫草致富的乡民不在少数,有的还在香格里拉县城买了房子。

  拉起虫草的话茬,洛桑达瓦显得特别兴奋,因为他从小就开始接触虫草,甚至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山挖虫草的情景。

  洛桑达瓦说:“都是上世纪70年代的事情了,那时我在上小学,每年5到6月份,学校到都会放勤工俭学的假,选一部分身体好的学生到山上挖虫草。当时,包括我在内共8个同学被选中。随后,在父母的护送下共走了两天,才来到有虫草的山上。因为之前没见过虫草在山上长什么样,只能在老师的带领下找虫草。第一次上山没有什么大收获,但学到了怎样找虫草。”

  在洛桑达瓦的讲述中,他多次有意无意地提到现在的虫草难找了,也就是因为难找所以价格也上去了。

  在他的记忆中,虫草最便宜时只卖2-3分钱一棵,采到的虫草更多的用于家庭用药,或者交给学校。到了他长大的时候,虫草价格也上涨了很多。1988年的时候,可以卖1元一棵,那年他上山也采挖到100多棵。1989年价格降了不少,只能卖到2-3角一棵。

  随后,虫草价格逐年成倍上涨,1990年卖2元一棵,1994-1995年涨到近5元一棵。2007年,虫草价格创下新高,特大的虫草要100多元一棵,和目前的市场价格相当甚至略高。

  在价格飞涨的同时,虫草数量也出现逐年减少的现象。

  洛桑达瓦见证了虫草价格从几分钱一棵到上百元一棵的猛涨,也见证了虫草数量从多到少的变迁。

  洛桑达瓦说,他10多年前就开始在山上收购虫草,2007年的价格上涨让他赚了不少,而2008年底到2009年上半年的大跌也让他亏了不少。今年虫草产量大减,他在家里库存了10公斤,希望等有一个好价钱的时候再出手。

  在洛桑达瓦家里,他拿出了库存的虫草。这些虫草分上等和普通两个等级,都是今年他从山上收购来的,收购价20-60元一棵。

  问到如今虫草价格已在高位,为什么还要储存这么多时,他说:“虫草的价格谁也说不清楚,就像股票一样,也许上午和下午的价格都不一样。”

  香格里拉东旺乡的虫草以优越的品质和较高的产量在全国小有名气,每年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巨大收益。它在给人们带来利益的同时,也带了诸多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

   收获:

  虫草成为6000乡民的“摇钱树”

  东旺乡纪委书记孙建军介绍,东旺乡虫草生长分布范围非常广,全县6个乡(镇)均有,在河西段最多。据调查得知,东旺乡的虫草资源特别丰富,虫草茎粗尾细、体形饱满、形体逼真、色泽美观,属虫草精品。

  孙建军说,全乡总人口6000余人,上山采集虫草的大约有30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50%。平均年产虫草30余万棵,约占云南总产量的70%,产值近千万元。每年虫草收入占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0%以上,是农牧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也成为香格里拉的特色经济。今年东旺乡的产量在20余万棵,销售收入也会达到数百万元。

  小小虫草,让东旺人民生活富裕起来。在当地,虫草采集交易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关键。每年的虫草采集季节,大部分农牧民会有组织地前往产地采集,然后以虫草换取现金。

  洛桑达瓦说:“现在的东旺藏民,凭着虫草采集的收入,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大部分农牧民改善了住房条件,有的还搬迁到交通比较便利、各种设施条件较好的公路沿线或者县城居住。”

  在县城的长征大道民贸大厦附近,每天都有一些零散的虫草小贩买卖虫草。9月1日下午5点,一名来自广东的游客就在这里以8万元一公斤的价格,花4000元买走了一些品质中等的虫草。

  洛桑达瓦还表示,他还准备给“东旺虫草”注册地域商标,让“东旺虫草”的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也让它走出香格里拉,在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担忧:

  虫草采挖每年破坏草地10万平方米

  记者走访了香格里拉政府多个部门,想在某个部门找到对虫草资源有效开发的科学化管理。但遗憾的是,没有一个部门对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菌类——虫草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对香格里拉虫草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没有科学的规划。

  为了杜绝无序采挖虫草,在“虫草季”时,青海和西藏都出台了相应的《冬虫夏草采集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采集虫草必须持有采集证。青海还提出了“外禁内限”的原则,对本地采集虫草的人员通过征收草皮税和发放采集证的方式加以限制。而作为云南省生产虫草最多、品质最好的东旺乡,对外来采挖虫草者只收取部分山本费。另外,现在村委会已经培训村民上山挖虫草一定要将挖开的地方用原土回填,尽量少破坏自然环境。同时,采挖结束后还统一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等举措,但东旺乡附近的“虫草山”生态破坏还是很严重,最明显的现象就是虫草数量逐年减少。

  在香格里拉县格咱乡农科站工作的赵霞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冬虫夏草采挖缺乏科学性,且过度开采,已对冬虫夏草的生存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在采挖季节,每个产地,每天都有成群的人爬过每一寸土地寻找冬虫夏草。过去对寄主虫体空瘪的冬虫夏草是不采集的,现如今不管冬虫夏草生长在什么时期,见到就采,哪怕虫体腐烂,仅剩子实体,也采集,这使其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产量逐年减少。

  赵霞说,群众普遍反映,虫草越来越少了,而采集队伍是越来越多了。调查发现,在1988年左右,每人每天可以采挖800多棵虫草,而2007年每人每天最多也只能采挖60棵左右。虫草虽然给当地农牧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但目前的采挖方式已对其生长环境造成了破坏。“一般冬虫夏草的采挖工具是镢头和小铲,人们为了不伤虫体,采挖时常将虫体周围的草皮连土一起挖出,然后将草皮和土抖落后取出虫草,极少有人会将草皮和土回填。这样一来,挖一棵最少会破坏30平方厘米左右草皮。如以香格里拉(东旺)地区为例,每年大约3万人挖虫草,每人每天平均挖6-10棵,采挖期为50天左右,那么每年破坏的草皮面积为4万平方米,加上被践踏、车碾的草地,一年破坏的草地面积约在10万平方米。”

  呼吁:

  设立禁挖区,实行休虫期制度

  每年虫草采挖季节,大量外来人员涌向香格里拉各产区。急剧增多的外来人口,使得县城狭窄的道路拥挤不堪,扰乱了当地居民正常的生活秩序和社会治安。

  赵霞介绍,为了做好虫草采集治安工作,香格里拉各个基层单位,每年4-5月份都要抽调大部分干部和公安人员,分成几个小组,在采挖集中的点上蹲点2-3个月,一直到采挖结束。虽然这项工作层层在落实,但每年都有因争夺虫草而发生的刑事案件,一些村界、地界上甚至出现恶性杀人、伤人案件。

  鉴于目前香格里拉虫草资源分布及产量不清的问题,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资源分布及产量调查,把虫草的分布确定到每一个具体的山头和山沟,明确每一个乡村虫草分布的确切地理位置及产量。

  赵霞说,在摸清分布与产量的基础上,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并加大监管力度。在主要产区应建立虫草保护区,在保护区内应采取各种可行性措施,制定合理的采挖时间,设立禁挖区,如同设定“休渔”那样实行“休虫”期制度,以保证香格里拉冬虫夏草的可持续发展与开发利用。

  相关新闻

  当地有人自称

  人工成功培育虫草

  虫草属于稀有名贵中药材,随着气候的变化、人工采挖时的无意破坏,产量必定会越来越少,国内很多生物学家早年就开始研究人工虫草的培育。香格里拉一名生物学专家也称,已于2009年5月人工培育出云南首批虫草(50棵),但这一说法没有得到当地政府证实。

  张灿明是维西人,毕业于云南大学生物系,在香格里拉县生物办工作,1988年开始研究人工虫草的培育。

  他介绍,冬虫夏草又称为虫草或冬虫草,是真菌冬虫夏草寄生于蝙蝠蛾幼虫体上的子座与幼虫尸体的复合物。顾名思义,冬虫夏草冬天是虫,而夏天就变成草了。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另外,有一种孢子,会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而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就会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在真菌子座的头部含有子囊,子囊内藏有孢子。当子囊成熟时,孢子会散出,再次寻找蝙蝠蛾的幼虫作为寄主,这就是冬虫夏草的循环。

  掌握了冬虫夏草的循环过程,张灿明开始到野外寻找一种专门的蝙蝠娥,让它在特定的地方产卵,产幼虫,再将分离出的虫草菌“嫁接”到幼虫上。经过3年的漫长生长,人工虫草最终形成。在他家里,记者看到了他养育成功的人工虫草,其大小、色泽、外形和野生虫草毫无差别。而他的实验室里并没有正在培育的虫草。

  记者随后向香格里拉相关部门求证,没有得到当地有人工成功培育虫草的答复。从网络资料上看,我国早在2003年就有青海等地培育人工虫草成功的记录,云南玉溪也有案例。

  国内权威专家介绍,冬虫夏草生长在海拔数千米的高原雪山草甸环境中,目前实验室里难以模拟出这种环境,环境一改变,还会导致药理成分的改变。目前国内一些营养生产企业培育生产出了冬虫夏草菌丝体,其所含活性有效成分虽然与冬虫夏草有很多相似,但并不能完全代替冬虫夏草,两者并不是同一种药物。

  辨虫草真伪先闻气味

  “价格昂贵了,假的自然就来了,目前市场上假的虫草大约占到了10%,主要在土特产店和一些药材市场。”在香格里拉长征大道虫草交易点,一位姓李的虫草老板说,个别不法分子为牟取利益,用面粉、玉米粉、淀粉、石膏等材料,用特制的虫草模具压成型,然后上色晾干,冒充冬虫夏草销售,使许多人上当。

  那么如何辨别虫草的真假呢?洛桑达瓦说,鉴别虫草主要从“色、味、形”三个方面入手。

  闻气味:冬虫夏草是蝙蝠蛾的幼虫被虫草真菌感染后的干燥尸体,所以,正品冬虫夏草闻起来有稍带干燥腐烂虫体的腥臊味并掺杂有草菇的香气。这是其特有的气味。

  辨颜色:冬虫夏草的“虫”的部分表面呈深黄到浅黄棕色;“草”的部分则呈现枯树枝的颜色,即深棕色或浅褐色。

  看断面:冬虫夏草的“虫”体折断面呈乳白色,和僵蚕的断面相似。

  认外形:冬虫夏草“虫”的部分为圆柱形,颜色较浅,表面有细小的纵向纹。顶部与“草”连接的部分稍稍膨大,草的部分颜色较深、较细小,所以才称之为“草”,即子座,有柄,常独生,偶有2-3个分枝。

  量大小:正品冬虫夏草的虫体长3-5厘米,直径0.3-0.8厘米。当然,在这一范围内,越长越粗的冬虫夏草质量越好。

  记足数:冬虫夏草全身有足8对,近头部3对,中部4对,近尾部1对,其中中部4对最明显。

  看环纹:冬虫夏草环纹粗糙明显,近头部环纹较细,共有20-30条。


编辑:刘莹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