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钟明善:在道法自然中演绎书法的文学性和形式美

[日期:2010-06-23] 来源:西部时报  作者:朱清平 [字体: ]


  钟明善,1939年9月出生于陕西省咸阳市,现任西安交通大学艺术馆馆长、文化艺术系名誉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陕西省文联顾问,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西安书学院院长,陕西于右任书法学会会长,陕西诗词学会顾问,西安终南印社顾问。2001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09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著有《中国书法史》、《汉家书法初步》、《于右任的书法艺术》、《书法欣赏》、《书法基础》、《书法创作漫谈》、《陕西历代书法遗迹综述》、《书法欣赏导论》、《长安书法胜迹》、《名碑帖学习与欣赏》等。其中《中国书法简史》被译成日文连载于日本东京《书道研究》杂志上。主编了《中国传统文化精义》、《于书千字文》、《行书临范》、《金文三种》、《于右任的书法艺术》、《名碑帖学习与欣赏》。参撰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卷》、《中国书法篆刻鉴赏词典》、《中华诗词鉴赏词典》。作品被故宫博物院、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北京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单位收藏。
  曾出访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新加坡、奥地利、荷兰、韩国、肯尼亚、南非等国进行文化交流。
  “毛笔有四德,尖、齐、圆、简。再加上墨,它有轻重、粗细、燥湿、浓淡的变化,那就产生了无穷无尽的美。”“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个艺术形式。如果用简单的一句话归结的话,就是美化汉字的艺术。”“书法对我意味着就是我感情表达的一种方式吧!”
  ——钟明善
■本报记者 朱清平
  泡馍常吃终有够,家有钟书不算贫。
  这句一直流传在古城西安乃至整个西部地区书画收藏界的俗语有这么两层意思:一是说西安的传统小吃羊肉泡馍不错,二是说书法大家钟明善的墨宝值钱。
  漫步行走在古城西安的大街小巷上,或信手翻阅书画报刊,钟明善的书法作品随处可见。他那种在传统法度和规范中寻求自由,在深厚的文化积淀中体现不狂、不野、不荡、不呆、不僵、不板的书法个性,深受人们的喜爱。
  记者关注钟明善缘自当地媒体的一则早期的消息:“2006年4月6日上午10时,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钟明善做出了一个让世人无比惊讶的举动,他竟然将50多年来潜心收藏的价值800多万元的600余件艺术文物统统捐给了学校艺术馆。消息传出,整城轰动。”
《简史》奠定书法大家历史地位
  在钟明善的家中,记者第一次见到这位书法大家。他正在低头作书,一笔一画,一缕灰白的头发轻轻地滑落在额前,他用笔杆下意识地将那缕头发向后挑起。年过七旬的他,面目清癯,唇髭浓密,近视镜下的一双眼睛深邃智慧,自来卷头发蓬松地向后梳着,鬓角长发四处飞散,学人风采中透着几分艺术家的潇洒。
  记者随手从他的书架中抽出奠定他中国书法大家地位的《中国书法简史》翻看。他笑着对记者说:“我这人笨,多提宝贵意见。”
  1993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曾经这样介绍过这部专著:“《中国书法简史》是新中国第一部书法史专著,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法文献是中国当代著名书法理论家、书法艺术家钟明善历时5年完成的。在编著这本书法文献时,钟明善通过浏览大量的资料,了解到一个很尴尬的事实:新中国成立后,国内外出版发行仅有的几本《中国书法史》没有一部是中国人自己写的。”
  钟明善告诉记者:“我事先读过日本友人编纂的《中国书法史》。我觉得我在资料的运用上和观念上,可以写出与他不一样东西。中国书法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到美国,发现在美国写得好的书法作品还是中国最传统的,一提都是二王、颜真卿、柳公权。在印度尼西亚也是这样。全世界的炎黄子孙都认同它。所以我说书法文化连接着我们全世界的炎黄子孙,连接着我们的心,连接着我们的情感,连接着我们的审美意识,这点是太可爱了。我越研究越觉得书法文化太可爱了。”
  在这部史书的编纂过程中,钟明善面对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书法文化,面对灿若星河的历代大师,在那逝去的5年岁月中,时刻怀着敬畏之心,感悟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巨大震撼力。
  钟明善说:“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不是简单的儒、释、道三家并列,也不是简单的儒道互补,而是以道、易的思想为核心,融会了诸子百家思想的精髓。而这个思想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阴阳对立统一观;另一个方面就是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就是易与变的观念。这与书法有啥关系?我总结它一句就是: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最凝练的物化形态。”
  钟明善历时5年完成的这部 《中国书法简史》,也是有史以来第一部用现代汉语写成的中国书法史。此后,他又在第一部的基础上加了历代书论,并且完善了每个年代的理论和创作部分,再次出版了第二部分量更重的《中国书法史》。中国书画鉴定大师徐帮达先生称其为“翰墨林中迁史卷”。中国书协原副主席、老一辈书法大师沙孟海先生亦来函祝贺。
  《中国书法史》出版后,日本《书道研究》杂志立即邀请日本的书法巨匠今井凌雪和他的学生中村伸夫两人翻译后,用5年多的时间在东京《书道研究》杂志上进行了连载,成了该杂志最受欢迎的5大连载之一,钟明善也成了日本书法界最受关注的中国书法家。
在潜心师古中形成个人风格
  应该说,钟明善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与他生长在文化底蕴丰厚的陕西有重要关系。这里有世界上保留最完好的碑林,历代大家的翰墨飘香仿佛就在昨日,而每年的春节,全世界最大的书法艺术展览就在这里每家每户的门前上演。正是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钟明善4岁习字,几十年笔耕不辍。
  钟明善笑着说:“这里面有它的乐趣,就是今天人们说的成就感。你写了一笔,这一笔中既有古人,又有点自己的味道。今天我把欧阳询的加一点,明天我又把颜真卿的添进来一点,后天我再把王羲之的糅一点,自己感觉到非常有意思。”
  在研究中国书法史的过程中,钟明善临写过历代大家大量的篆、隶、楷、行草书经典,可以说受益匪浅。渐渐地,他发现在研习传统书法的过程中尽管收获很大,但常常为找不到自己的风格而困惑。
  钟明善说:“反复地写,写了一堆最后都烧掉了。为啥?不协调。咱没有找到那个协调的。江郎才尽!枯竭了,这是最痛苦的。你比如说写颜真卿,一写就是颜真卿,而你自己也永远从中走不出来。内心的煎熬,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钟明善在一次临一幅古人的作品时,他忽然顿捂,历代大家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是因为他们书写的都是自己的诗文歌赋。钟明善仿佛一下找到了创作灵感:“只有将书法的文学性与书法的形式美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由此,从小酷爱文学的钟明善感觉如鱼得水。因为5岁他就开始自编诗歌,至今他创作的自书、韵语、楹联已近千首,而且都是来自生活中的真实感受。
  让钟明善将此种感受第一次用于实践的是榆林之行。榆林位于陕西的北部,他在去榆林之前对陕北的各种感觉都是从民歌中听来的。有时候他闭上眼睛,尽情想象塞北那种黄沙遮天的荒凉氛围。
  钟明善笑着说:“当飞机盘旋在榆林城上空时,我感到无比震撼,整个榆林城如同一长碧绿的毡子镶在毛乌素沙漠之中。在当地最著名的景区红石峡,我就更兴奋,蓝天白云,碧水红石,那个摩崖石刻,给你的感觉真是气魄宏大。那个时候,一首诗就从脑海中奔流而出:地接北漠流沙飞,天远柳溪云亦奇。塞上自有雄风在,无定河边莫叹息。
  从自书、韵语、楹联中找到创作灵感的钟明善,渐渐形成了自己五体皆能的书法风格,并以行草见长。就行草来说,其秀在骨,其清在神,在此基础上广采博摄,或活泼,或老辣,或巧拙兼施,或刚柔相济,形成一种清秀、雅健、俊逸的书风。
  而此时好比破茧而出的钟明善内心却出奇的平静。
在道法自然中传承书法国粹
  有人说,欣赏钟明善的书法,感觉落笔迅疾,力能倒海,却不失端庄,有一种内在张力。特别是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他的书法更是落落大方,心平气和,在跌宕起伏中表现出动人的节奏感和醉人的神韵美,仿佛让人看到了华夏魂魄、民族正气。你既可领略到汉隶的遒劲笔势、魏碑的朴拙凝重、欧阳询的劲险刻利、颜真卿的端庄雄伟,又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文哲学和美感。
  钟明善却师古而不泯古,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书法风格。
  说起今天的成就,钟明善笑着对记者说:“学书,如果只是照猫画虎,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往往事倍功半。中国书法,自甲骨文、金文以来不断演变,因此学者必须放眼古今。其实,在书法的道路上,别人是先知先觉,我是后知后觉,而且我这一生还做了两件最愚蠢的事。”
  钟明善的几件影响他人生经历的事,应该说是他在书法道路上的两次坎坷经历。一件是因为父亲的偏见没有上西安美术学院而上了陕西师大中文系;另一件是在大学毕业分配中他被分配到西安师专,就是今天的西安文理学院的前身。由于在1957年“大鸣大放”中讲了“帮助党整风”的真话,他自然就挨了批。“文革”中,他在供职的中学又被打成“漏网大右派”,被关进“牛棚”整整100天,他直到1979年才得到彻底平反。“文革”后期,整日百无聊赖的钟明善居然给一位名叫胡孔哲的老中医当了学生,认认真真地学起了经穴耳针疗法。
  钟明善走进书坛更是缘于一次偶然机会。当年,陕西省政协想请人写一份关于于右任书法研究方面的文章,当时陕西书协副主席宫葆诚老先生推荐了他。两年之后,中国书法家协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他作为陕西代表参加了会议。也正是这一年,上海《书法》杂志要办一个书学研讨会,他的《试论于右任的书法艺术》被发表。正是这两个会,成了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糊里糊涂地被书法热的大潮卷进了中国书坛”。
  岁月的剥蚀,阅历的沧桑,一直到后来成为中国书协副主席,钟明善却不争不求,从不张扬,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中国书法讲究字如其人、书人合一,对他来说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
  钟明善说:“我在书法创作上,就是自自然然地学习,自自然然地写,吸取了就吸取了,有了就有了。对我来说,书法创作是很直接的,写着写着自然地就有了自我。为什么呢?因为我不再刻意追求什么,道法自然。自自然然的东西可能就是最好的东西。”
  “道法自然”即是钟明善追求的艺术境界,也是人生境界。
  已经70多岁的钟明善说:“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实实在在地做好几件事,首要的就是把自己的学生教好,将书法这一华夏民族的艺术精粹传承下去。”
  我们期待钟明善先生未来在自自然然的过程中能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惊喜。

相关链接:西部时报长安雅集专刊

http://media.westtimes.com/shtml/xbsb/20100608/22980.shtml


编辑:李薇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