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七台河 招商引资助力循环经济崛起

[日期:2009-12-2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吕天生 [字体: ]
        近年来,七台河市靠招商引资助力打造循环经济优势产业群体,可谓借“东风”引来“百凤齐鸣”,造“强势”助推经济发展。看着不断增长的经济指标,目睹七台河市城乡巨变,探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招商引资的拉动是最强大动力。

  民营经济发展“加速器”

    七台河市因煤而生、缘煤而兴,产业结构单一,受市场影响波动较大。当计划经济让位给市场经济,1993年,七台河市果断提出实施“9388”工程、建设“北方温州”的宏大构想,发展民营经济的种子开始在人们头脑中生根。1998年11月,七台河市委召开大会,确定了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从此,招商引资的大幕正式拉开。

    借助招商引资这个载体,民营经济的体制优势不断放大。1993年,以温州人和义乌人为主体的外地客商潮涌般加入到民营经济发展大潮中,使七台河市民营经济产值和营业额达到2.1亿元,上缴利税1286万元。

    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七台河市真正的立市经济和主体经济。2000年,这个市引进各类项目737个,引资额12.9亿元。民营企业户数、个体工商户户数比1998年翻了两番多,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显著提升。

    2004年,七台河市引进各类项目615个,引资额18.5亿元,其中,亿元项目4个。民营企业发展到2.7万户,从业人员10.2万人,占全市城镇从业人员的70%,国企下岗职工有96%在民营经济领域中实现就业;实现本地生产总值67.6 亿元,占全市GDP的70%,拉动全市经济增长9.5个百分点;缴纳税金3.95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6.5%以上。

    2000年前,七台河市没有一户企业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2004年末,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的企业发展到12户,民营企业实现了规模和档次的提升。

    伴随招商引资的战略升级,2008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迅猛发展,实现增加值112亿元,实现税收19.6亿元,增长98.8%,占工商税收的59.2%。

    救活国有企业“休眠鱼”

    2000年以前,七台河市共有地方国有企业220户,进入市场经济以来,59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达到正常开工生产的仅有18户,在岗职工由最多时的2.5万人锐减到不足8500人,纳税额由7600万元减少到不足1000万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07%,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累计达到4.2亿元,欠缴社保基金2600万元,国有企业成了半死不活的“休眠鱼”。

    七台河市大胆解放思想,把招商引资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助推器,在全省率先打响了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引进来的战略投资者,通过购买、兼并、租售等形式,为国有企业注入新鲜血液,全市198户“休眠”的国有企业得以复活重生。

    铸造焦厂破产后,被哈尔滨宏洋公司出资买断,组建了七台河市宏洋洗煤加工厂,盘活存量资产7000多万元,重新录用职工400多人,当年年底实现利税350万元。

    长期关停的鹿山集团实行剥离分立,将原企业一分为四,主体洗煤厂委托给香港瑞嘉公司经营,1300多名职工全部得到安置,企业扭亏为盈,成为全市利税大户。

    据统计,2001~2003年国企改革期间,共引进各类项目2209个,通过招商引资上项目,全市共盘活国有资产16亿元,盘活了一大批停产、半停产企业,安置国有企业职工3万多人。

    打造循环经济优势产业群体

    2002年,七台河市提出了大力发展焦化产业的“一号工程”,全力推进“一号工程”成了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吸引了大批客商到此挖金探宝,一座座焦炉快速拔地而起。2002年,七台河市仅有一户企业税收收入达1000万元,2003年一下子猛增到4户,而这4户企业都是煤化工企业。

    据统计,仅2003年七台河市就新上8个焦化项目,总投资额达到16.6亿元,到2003年底,焦炭生产能力由57万吨增加到136万吨,吸纳就业4000多人,增加税源4000多万元。

    2002~2005年,该市共引进各类项目2687个,其中亿元项目12个,千万元项目151个,这些项目大多是焦化企业。

    正是在招商引资的强力推动下,2002年,全市焦化企业由原来的4户,年设计生产能力70万吨,实际生产能力不足40万吨,发展到2005年焦化企业14户,年设计生产能力557万吨,实际生产能力达到295万吨的规模,优化了产业结构,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煤炭循环经济优势产业群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七台河市抓住煤焦价格上扬的机遇,利用成为我省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市的有利契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103亿元,开工千万元项目77个,超亿元项目17个,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壮大了循环经济群体。宝泰隆公司、亿达信公司、隆鹏公司、万昌公司……这些煤化工企业依托煤炭资源,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每年消耗煤矸石和煤泥400多万吨、粉煤灰100多万立方米,节约标准煤30万吨,吨煤效益增长了5倍多,GDP税收贡献率达到17.8%。

    壮大经济总量增加财税收入

    七台河市招商引资工作经历了两个阶段:确定非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发展全民招商引资阶段;确定招商引资工作格局,探索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方法阶段。随着招商引资的战略升级,全市经济总量不断壮大。

    1992年该市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6.7 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不足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8.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4元。2000年前,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仅为49.96亿元,GDP增长速度只有5.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2001年以后,随着招商引资上项目工作的强力推进,七台河市经济驶入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2002~2006年,GDP分别增长11.5%、12%、13%、13.5%、13.2%,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2007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了138亿元,2008年GDP实现187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4.05亿元。

    2000年前七台河市税收只有3.46亿元,财政收入3.32亿元。

    2007年全市税收达到19.7亿元,全口径财政收入突破18.9亿元。2008年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1.6 亿元,增长67.2%,GDP、全口径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等6 项指标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今年前三季度,七台河经济总量、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一般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国内贸易、居民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57.6亿元,同比增长22.6%,增幅居全省第一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83.8亿元,同比增长31.3%,居全省第一位;城镇居民收入、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速度居全省前列。(□张俊 启轩 本报记者 吕天生)


编辑:夏风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