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EDF0F5 #FAFBE6 #FFF2E2 #FDE6E0 #F3FFE1 #DAFAF3 #EAEAEF 默认  
阅读内容

凤翔老农张子君 让壁画变成可以移动的艺术品

[日期:2011-10-20] 来源:西安晚报  作者:张楚弈 [字体: ]

张子君的系列墙皮画作品

张子君

张子君的系列墙皮画作品

精美的壁画是传承千年的中华艺术瑰宝,宝鸡凤翔县田家庄镇申都村的民间艺人张子君,通过30多年的潜心研究,创作出了一幅幅如同壁画一样精美,却可以移动的艺术品——“墙皮画”。放在家中既可作为艺术品,又可时时把玩,可谓是把传统的壁画“囊入”了自己家中——

今年62岁的凤翔老农张子君是省美协会员,自幼酷爱书画艺术,对国画、山水、人物、行草、篆书等都有涉猎,但最让他魂牵梦绕的却是悠久的壁画艺术。早年,他曾拜陕西著名书画家张义潜学习壁画创作,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就同国家著名壁画设计家刘安华一起,为秦始皇帝陵地下宫殿模拟展览馆设计壁画,并参与全程绘画制图。

张子君介绍,当时一些对他们绘制的壁画不停拍照的游客说:“这么精美的壁画,要是能有一副缩小版的让我们长期珍藏就好了。”一语惊醒作画人。游客的话提醒了张子君,创造一种传承壁画的艺术方法,但又便于携带和个人珍藏的新型“壁画”,成了他一心要完成的艺术任务。

自此,张子君开始了对墙皮画长达30年的潜心研究。他逐渐了解到,墙皮画是一种很古老的民间艺术,它沿袭了中国传统壁画的表现手法,以期达到在古色古韵的纸上雕塑的效果。我国壁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殷周时期就有“宫墙之画”的记载,当时文字不发达,民间便将当时的大事,以绘画的形式作于墙壁之上,类似现在的“新闻照片”。秦汉时期壁画上绘有功臣、忠孝、节烈形象,好比当今的“光荣榜”。唐代壁画更是兴盛一时,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两京外州寺院壁画多达百余处。同中国的绘画一样,壁画保存长久、形象生动,凝聚着历代宫廷艺术大师和民间能工巧匠的智慧,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稀世珍宝。壁画的一个重大变革,就是后世艺人克服它不能移动的弊端,让它从墙上走进寻常百姓之中,成了墙皮画,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并有“移动的莫高窟壁画”的美誉。在我省的渭南、宝鸡等地,都曾有绘制墙皮画的历史记载,但是,因为传统的墙皮画不容易保存和携带,泥坯容易开裂等因素,这项民间艺术已经绝迹。

为了创作出新的墙皮画,张子君试着研究复原和改进墙皮画的材料,白灰、猪血、豆腐、植物胶、棉花、香料等都是他的试验材料,这些听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材料,张子君却让它们按照比例混合在一起后产生了神奇的化学反应,他说猪血、豆腐、植物胶混合后产生的钙质能让泥坯更坚韧,还能让画面颜色更加圆润鲜活,香料则有防腐防霉变的作用,棉花是为了增加其强度,防止龟裂,白灰、香料有防止画面霉变的功能。

在历经了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后,2008年的春天,张子君的第一幅“墙皮画”终于诞生了。他的“墙皮画”选用黑油混合土、石灰、猪血、豆腐、植物胶、白色封洗土、上好棉花、香料等八种天然材料,揉搓成泥,然后加入适量的黏结材料,用木槌砸混精捣,达到合适的黏度和硬度,按规定厚度摊于土墙上,自然阴干打平,这样一张模拟“墙皮”就制成了。接下来,还要经过封洗、上纸、上矾、描白、填色、描金、装裱等十三道工序,才能制作成一幅精致、文雅、美不胜收的成品“墙皮画”。

工艺品中为何要配上“豆腐、猪血”这些食品呢?张子君说,这是他结合传统壁画制作工艺试验出的结果,豆腐和猪血能保证泥土的粘合度,不干裂、不变形。张子君介绍,一幅A4纸大小的成品需要花费20天左右的时间。

张子君的墙皮画所绘制的图案以古代人物或传说故事为主,描画勾勒之间渗透着浓浓的古韵古香,让人在欣赏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又赞叹今人的创新工艺。题材上,他除了传统的题材外,还不断开拓创新,引进一些雅俗共赏、适合今人欣赏的内容。目前,在张子君的努力下,“墙皮画”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着扎实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创造手法,张子君的“墙皮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编辑:相蒙

推荐 】 【 打印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全部评论
发表评论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点评: 字数
姓名:
内容查询


销售技巧 主持人培训